2012/05/14

1001 Seminar 林淑芬


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一百學年度第一學期 
生態研究專題報告
    
原住民族知識如何融入地方本位教育

報告者:林淑芬
一、前言
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於1993年進一步提出「所有文化的科學教育」主張,應該從學生的文化背景探討科學教育。Ogawa(1995)認為每個文化都擁有自己的學問,因此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的重要在於教育者為學生介紹如何以正確的眼光看待西方現代科學與原住民族科學。RussellRussell(1991)年曾提出在原住民族科學與西方科學並存的課程中,教學者必須先對原住民族的生活習慣與世界觀有所認識,且教學者必須將傳統生態知識融入課程中,形成包含原住民族既有的文化觀點的科學知識。(轉引自侯麗華,2009)
基於以上的說法,本研究認為應該由理解多元文化的角度入手,從尊重學生的文化背景來探討科學教育,了解西方科學知識和原住民族知識的差異,由尊重和了解差異的過程中,彼此建構出一種適合於原住民學生的課程。
在國小的科學教育中,以西方的科學知識為主,原住民族的知識是缺席的。所以,本文將探討原住民族知識,並和西方科學知識加以比較,試圖了解兩者之間的異同,並試者將原住民族知識融入於課程中。
二、原住民族知識:
.隱藏在文化表徵下的深層知識,涉及的領域對照現代相關的知識的領域,有如植物學、地質學、水文、氣象、天文、生理學、解剖學、藥理學、技術、工程、生態、地形、鳥類學、漁業和其他應用領域。(Knapp2008)
.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及分類架構:根據張培倫(2009)的研究,原住民族的知識體系可分為哲學、社會與自然三個部分,在哲學方面包含:價值觀、世界觀。在社會方面包含:宗教、宗族、政治、教育、語言與敘事、工藝與藝術、法律、疾病、資訊、傳播、營生、經濟。在自然方面包含:天、物質、生物與生態 。
.本文不在討論這些歸納是否周延或正確,而在確定原住民族確實存在豐富與優越的傳統知識。構思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分類架構乃至於整理原住民族知識是一浩大的工程,當然更需要有別於現代知識體系的分類方法。
()「原住民族知識」概念的歧異性
1、權宜性的使用此名詞
  (1)2007年聯合國通過《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此為國際間對原住民族知識權利的最權威性的宣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早於2002年推動所謂「在地與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計畫,在其所有有關的網站和出版品中,刻意使用了「在地與原住民族知識」一詞,用以指涉原住民族在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歷史進程中所保有與積累發展的複雜知識、技術、實踐與展現內容。此一認知體系也包含著語言、在地連結、宗教與世界觀。此外,這些知識是一個整體,彼此之間難以割捨。對於有關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對象,通常會以「傳統生態知識」、「原住民族知識」、「在地知識」、「農民知識」、「民族生物學/民族植物學/民族動物學」、「民族科學」、「民俗科學」、「原住民族科學」…稱呼之,顯然採取一種包容立場,認為這些名詞可以彼此共存,並以「在地與原住民族知識」統稱。(張培倫,2009)
  (2)指涉原住民族所擁有的知識體系時,不同領域或立場的學者恐怕會有不同的想像,到底要以什麼名稱稱呼這一套知識體系,本身就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當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尚未能成熟的、完整的建構時,為免陷溺於此類概念的逐一解析,僅以最常見的「傳統知識」、「傳統生態知識」、「在地知識」或者籠統的以「原住民族知識」來代稱,如果引用文獻時,就以文獻上的名稱來稱呼。
    .「在地知識」:原住民族長期居住在現居土地上,直接仰賴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各種資源做為生存的唯一依據,對當地的土地和環境具有深刻的認識發展出來的知識,包括對於動植物資源的分類系統、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特性的認識,也包括族群變動、空間分佈、生命史、各種行為等生態特性的了解。這些知識都是從日常生活中對於環境的觀察與經驗累積得來,攸關在地住民的生存。
    .「傳統知識」:原住民所擁有的在地知識或某一文化或社會特有的在地知識(Warren et al 1995)。在討論生物多樣性議題時如此定義:「傳統知識為既有社群人民基於經驗以及對在地文化與環境之適應,歷經時間發展且持續發展中的資訊。(Hansen and VanFleet, 2003:3)」。該定義指出此一知識目前「持續發展中」,在時序上它並非僅運用於過往生活,同時也應用於當下處境。因此,此一知識體似乎不應僅僅被稱之為傳統知識,而應該是與傳統有聯結但具有眼前現實性的知識。
    .「傳統生態知識」:當傳統知識應用在環保議題的知識。Berkes(1999:6)生態知識在此脈絡下,應被廣義的定義為「一種獲自於該生物與其他生物以及環境間關係的知識」,但這樣的定義仍與於傳統居民本身慣用的形式有所差異,因存在於原住民族社會或某些在地社區的傳統在地知識體系裡的生態知識,與其生活、價值觀及信仰有關連。(盧道杰,2006)
()「原住民族知識」的特性
(1)  在地的
(2)  口傳的
(3)  日常實踐的
(4)  經驗性的
(5)  重複性的
(6)  動態的
(7)  持續改變的
(8)  類似科學的
(9)  片段化的
(10)  功能性的
(11)  整體觀的
(12)  核心範疇知識:
架構個別領域知識的基礎可稱之為核心範疇知識。此一架構原住民族知識模型,即原住民族一套有關對世界本質的理解。例:澳洲原住民族哲學,認為世界可以區分為三個互動關聯且無法切割的領域(物質界、人類界、神聖界)                                   (張培倫,2009)
.這些特性不見得完全相容。
()「原住民族知識」的內涵
加拿大學者F. Berkes定義傳統生態知識:「是一個知識-實踐-信仰的複和體,其中『知識』為對物種及其他環境現象的地方性觀察知識;『實踐』意指居民對資源使用的實現方式;『信仰』則是關於居民如何鑲存於環境系統。一個有關生物間(包括人類)及生物與環境間關係的知識、實踐、信仰所組成之累積體系,並且經由一連串適應的過程以及文化延續進行世代傳承。」其中包括了對於動植物與土地的在地知識、土地與資源的管理系統、支持該管理系統之社會體制及背後的信仰及世界觀等四個層次。


 










.傳統生態智慧的四個層次,外圍的層次不僅包含著內在的層次,更是其發展的基礎,以「世界觀」為最根本。世界觀(信仰面)主宰人的行為與思想,引導人感受環境,賦予環境給人生活中的意義,對環境的理解融入與土地相關的社會制度(實踐面)、資源管理系統(實踐面)以及對土地、生物等在地知識(知識面),信仰面影響著物質實踐的世界。
(林益仁,2011)
四、原住民族知識和西方科學知識的比較
 ()知識類型上的差異:原住民族知識與西方科學知識的類型(張培倫,2009)
原住民族知識
共同基礎
西方科學
.整體性的
.包括與道德規約相關聯的物質與形上世界
.強調技能與知識的實際應用
.宇宙是一體的
.知識內容具有一定之穩定性但是可以修改
.由部分到整體
.限定於物質世界內之證據與解釋
.強調對方法的理解
()原住民傳統知識體系與西方科學知識的異同表:Stephens(2000:10:11)(附件1)
1、「組織原則」:人類認知者試圖認知世界,設定人類認知能力所能理解的對象,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類知識彼此間的關係。
2、「心智習性」:當人類認知世界時,認知者在心態上所保有之人格特質或抽象性認知方式。
3、「技能與程序」:人類在認知世界時,認知者所採用之實質認知方式。
4、「知識體」:人類社會透過前述三個側面所形成的實際知識類型。
五、 重振原住民族知識的目的
()原住民族權利議題的延伸。
()掙脫殖民壓迫的重要手段。
()促進族群平等關係。
()鞏固文化自我認同。
()了解多元文化應有的正義思維。
六、地方本位教育:適宜將原住民族知識和現代科學知識並陳於課室中的教學方
()mith(2002)強調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 的地方本位教育,學生從自己的文化,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裡去學習,立足於自己熟悉的領域學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生長地創造就業的機會,最後讓學生不只規劃社會中的經濟生活,也走進做決定的過程。
()地方本位教育必須以當地的文化或自然為基礎教材。
()讓原住民學童深入自然與土地的情感教育。
()師生進入社區與長者學習,也邀請長者進入課室教學與動手做的方式,學習原住民族知識,也學習了西方科學知識。
八、原住民族知識運用在地方本位教育的例子:
 ()阿拉斯加文化回應學校
1、運用阿拉斯加原住民的傳統知識、認識世界的方式與傳統價值觀,在現今的教育系統中,對阿拉斯加的原住民學生與社區提供協助。
2、原住民的知識體系與學校課程的結合,讓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生活建立連結。
3、成立Alaska Rural Systemic Initiative (AKRSI)建置系統化的阿拉斯加原住民知識體系,以發展正式學校課程並進行教學實踐。
4、主要的策略,是建立在歷史上已經脫節的兩個體系 - 原住民知識系統與正規教育 - 之間的連結與互補。
5、應用研究與教育重建策略的要項
(1)阿拉斯加原住民知識網絡(Alaska Native Knowledge Network)
(2)原住民科學知識庫(Indigenous Science Knowledge Base)
(3)多媒體文化圖集開發(Multimedia Cultural Atlas Development)
(4)原住民認知/教學實踐的方式(Native Ways of Knowing/Pedagogical Practices)
(5)長老,文化營,和傳統價值觀(Elders, Cultural Camps, and Traditional Values)
(6)部落科學應用、營、及展覽會(Village Science Applications, Camps, and Fairs)
(7)阿拉斯加文化回應學校的標準 (Alaska Standards for Culturally Responsive Schools)
(8)原住民教育工作者協會(Native Educator Associations)
   6、阿拉斯加文化回應學校教育目標
我們的使命透過是保存和保護Athabascan的價值觀、知識、語言和傳統,以榮耀我們的祖先。我們的目標是達成長輩到青年的傳承,並與這些與我們的祖先居住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分享我們的文化。我們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教育之中,開展這些目標的精神。並尊重自我、地球和所有的生命
7、阿拉斯加各區原住民耆老認為應該要在教育實踐中著重的核心價值:
尊重長輩(Respect for Elders)
尊重自然(Respect for Nature)
尊重他人(Respect for Others)
對孩子的關愛 (Love for Children)
重視家庭(Providing for Family)
語言智慧的知識 (Knowledge of Language Wisdom)
靈性(Spirituality)    責任(Responsibility)
團結(Unity)   憐憫(Compassion)    (Love)
尊嚴(Dignity) 尊榮祖先(Honoring the Ancestors)
誠實(Honesty) 謙遜(Humility)      幽默(Humor)
共享(Sharing) 關懷(Caring)        合作(Cooperation)
忍耐(Endurance)   努力工作(Hard Work)
自給自足(Self-Sufficiency)    和平(Peace)
   8阿拉斯加文化回應學校標準:原住民的知識體系與學校課程的結合,讓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生活建立連結。
(1)阿拉斯加一群原住民教育工作者,設立了7-12(國小階段) 的特許學校,整個課程是基於SPIRAL框架,實​​3週的教學模組,年度課程包括12個主題。
(2)AKRSI 也在學校課程與設備中,提供原住民學生深入且廣泛學習科技的機會。例如文化圖集的開發 。文化圖集包括:生命史、族譜、地名、語言文件、當地使用的植物和動物、生活實踐、社會歷史、傳統藝術和手工藝、測繪地圖和天氣的知識。
    (3)在原住民族的科學知識方面,先讓學生與當地長老確認相關主題,所設計的主題,是發生或存在於社區環境的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地所關心或發展項目中的“科學”實例 。 例如:樺樹皮的72種用途。
(4)原住民族知識的確認,結合了文化與科學內涵,是由耆老、學生、教師通力合作。並建立於政府的課程資料庫中。其材料,已經被許多學校或專業發展計畫所廣泛使用。阿拉斯加課程架構(7-12)也透過ANKN發布。(附件2)
(5)由以上來看,阿拉斯加學校的原住民族教育採取的教育方式有1文化浸潤式 2融入式 3主題式(阿拉斯加原住民族7-12歲課程計畫)的方式。
    (6)在師資培育方面,教師需通過地方本位課程的教育訓練,每一區至少配置一位專門推展地方本位教育的老師,落實地方本位教育。
   9、 成效:
(1)提升教育品質,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成就。
(2)取代了傳統學科本位的課程,要不斷的思考要教什麼、要如何、要何時、何地、由誰來教。設計出適用於所有人的教育系統,其中的認識論與教學法必須同時尊重原住民與西方的文化傳統。
(3)住民知識的解讀,正發生明顯的“典範轉移”。
(4)對這些“舊經驗”的“新認識”,讓原住民社群與非原住民社群同時受益。
(5)原住民知識與西方科學知識互補互惠的實踐。
(6)了解獨尊單一文化的侷限性。
() 賽德克族學校設計編織主題教學
1、對研究的省思
    在原住民學校推展地方本位教育時,應該要先熟悉當地的文化和環境,了解當地的困境和優勢,認識原住民族知識和西方科學知識的異同,設計出能將兩者知識並存於課程中的教育方法,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也能將原住民族知識傳承給下一代,延續原住民族的生命。
   2、在賽德克族學校發展編織教學,以原住民傳統文化為學習教材,設計主題教學模組:首先訪問當地耆老、參觀當地工作室、蒐集各種資料,深入了解賽德克族的文化,尤其是編織的部分。其次,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的課程目標,計設主題教學,依教材的特性和學校的條件,在不同的領域進行教案設計。最後進行試教、測驗,並分析資料,修正教學模組。(附件3)
()學習成效:
1、利用紙筆資料進行評估學生的概念圖、前後測資料,成就測驗。分析方式包括詮釋法、成對樣本t檢定與答對率分析。 結果發現,知識方面已達到課程所設定的學習目標。
2、僅就目前有限的資料,已經可以證實從TEKIK取材,所設計的WMS課程模組,確實可以協助原住民學生相關科學知識的學習或概念的建立。
3、建基於地方本位教育理論,透過漢人教師與原住民教師共同合作所研發的科學課程模組,經由熟悉學生文化與學習特性的原住民籍教師進行教學,對於原住民學生進行有意義的科學學習,具有正面的效果。
()結論與展望
1、探查結合原住民文化或傳統智慧的課程模組,對原住民學生的科學學習是否具有正面意義。
2、從教學歷程中的影音檔為材料,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更細緻的分析。希望能分析原住民學生的學習特性,以及地方本位教育課程模組中,可以促進原住民學生科學學習的關鍵因素,建構出最適合原住民學習的課程。

參考文獻
  林益仁(2011)。生態人文學關鍵字「傳統生態知識」的概念與其跨領域視野 。
  林益仁(2011)。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的基進觀點。
  張培倫(2009)。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五期,第25-53頁。
  侯麗華(2009)。地方本位課程發展與實踐:參與建構原住民族科學教學模組。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盧道杰(2006)。社經多樣性:社經法規篇第十三章在地知識與生態傳統知識。載於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計畫推動辦公室(主編),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篇(213-232頁)。台北:教育部.
  陳雪華(2009)。臺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7-2410-H-002-176)。臺北市: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陳毅峰(2009)。原住民傳統知識體系及生態空間保護區策略。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六期,第1-26頁。
  張培倫主持(2008)。建構臺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之規劃研究企劃書(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宜蘭縣:佛光大學。
  林崇熙(2007)。地方性科學知識與博物館的辯證-一個公共論壇的行動綱領。文化研究月報,第26期。
  郭華仁、陳昭華、陳士章、周欣宜(2004)。傳統知識的特性及其保護的國際現狀。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醫療與生物倫理討論會。
  張長義、劉炯錫、劉吉川、范毅軍、倪進誠、李建堂、官大偉、汪明輝、林益仁、裴家騏、蔡博文、盧道杰。2003。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辦研究計畫報告。
  傅麗玉(1999)。從世界觀探討原住民族中小學科學教育。科學教育學刊,71﹚,71-90
  Smith, G. A.(2002). 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 Phi Delta Kappan, 83(8), 584-594.
  Knapp, E. (2008). Place-based curricular and pedagogical models: My adventure in teaching through community context. In Gruenewald, D.A., & Smith, G.A. (Eds.), Place-Based Education In the Global Age (pp.1-27).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附件1
原住民傳統知識體系與西方科學知識的異同表:Stephens(2000:10:11)




































.附件2
阿拉斯加原住民族7-12歲課程計畫

7
8
9
10
11
12

fall language/cultural immersion camp秋天的語言 /文化浸泡營
Native values in practice在實踐中的母語的價值
Cultural camp文化營
Genealogy preparation家譜準備

Family / Elder history家庭/上古歷史

Child-rearing / parenting育兒/養育


language immersion follow-up語文沉浸後續
Translation project翻譯項目
Cultural journalism文化新聞
Place names project地名項目
Life history of an Elder
長輩的生命歷史
Mentor / apprentice for local language當地語言的導師/學徒


visual art project視覺藝術項目
Traditional songs and dancing傳統歌曲和舞蹈
Traditional crafts傳統工藝品
Storytelling評書
Traditional ceremonies傳統儀式
Host a traditional potlatch當地(宿主)一個傳統的誇富宴

community services map project社區服務地圖項目
Land use planning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Tribal/clan history部落/宗族的歷史
AFN Youth/Elder Conference   AFN青年/長老會議
Tribal / state / federal relationships部落//聯邦的關係
Service Learning Project服務學習項目

AK Native games I AK母語的遊戲
Nutrition and food preparation/preservation營養與食品準備 /保存
AK Native games AK母語的遊戲
Etlmo-botany Etlmo植物學
Alaska Native games III阿拉斯加原住民運動會 III
Traditional healing / wellness I-search project傳統的治療/健康我搜索項目

Elements of the Universe宇宙的要素
Boreal forest寒帶森林
Life in the sub-arctic生活在亞寒帶
Cultural atlas文化圖集
Rural / urban interface農村 /城市界面
Sense of place地方的意識

Life in winter camp冬令營生活
Traditional shelter and clothing傳統住所和衣物
Weather天氣
Geospatial surveying and cult situated design地理空間測量和邪教位於設計
Migration and Navigation遷移和導航
Winter excursion冬季出遊

Sons Curriculum父子課程
Subsistence way of life生活的生存方式
Trapping補漏
Fisheries漁業
Waterfowl水禽
Hunting狩獵

Business plan preparation商業計劃書編制
School-based enterprise學校為基礎的企業
History and impact of ANCSA歷史 ANCSA的影響
Regional Corporations地區公司
Alaska Native law阿拉斯加原住民法
Native corporation internship本地人的公司實習

Native science fair原生科學公正
Digital tools數字化工具
Village science/math村科學/數學
Traditional modes of transportation傳統的運輸方式
Boat / snow machine maintenance/雪機維修
Senior project高級項目

Math story problems數學的故事問題
Snow science斯諾科學
Alaska geography阿拉斯加地理
Contaminants污染物
Arctic biology北極生物
Arctic geophysics北極地球物理

Alaska history阿拉斯加歷史
U.S. history/geography美國歷史/地理
World history/geography世界歷史/地理
Close-up近攝
Upward Bound / RAHI向上展/ RAHI
Travel program / senior trip旅遊計劃/高級程

附件3
「編織教學」模組發展流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