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3

愛美麗讀書會-<自然的紅燈>-生態中的- 農業商業化的危機&台灣農業的再思考

  台灣是以農立國的國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農業漸漸被工業的一切給取代,到底從何開始農業漸漸的沒落呢?1970年代開始,政府開始要讓經濟起飛,而在那時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因為經濟快速起飛,而背後的代價卻是犧牲農業讓工業興起,並且在那時候的人民漸漸開始捨棄農業,因為無法養家活口,所以人民為了養家而走向了工業。當然在後期爭府也察覺到了,所以還是有做了一些政策來加強農業,像似小地主大佃農之類的,但是為了加強農業也做了一些變動,農業變成商業化工業化以及大量生產經濟作物,外銷國外,但是看起來有經濟利益,所獲得到利潤的人卻是中盤商,而農民還是被剝削的人。而現在也有一些人的做法,並非利益方式,像小地主大佃農的做法,有位名子叫賴青松的人,推出的穀東俱樂部,跟股票的的性質一樣,有人認股,他來幫忙耕種,收的耕種費固定,但是所賺得多寡分紅都看當時的收成,若好分紅多,若不好分紅就少,不論多或少股東們也必須吃下來,當然他本身也是跟周遭地主租借他們的地來耕種,也在耕種地裡架設攝影機,讓股東們可以線上即時觀看,而股東們若是有空也可以親自下來耕種,而這樣的理念也許多人認同並且跟著執行或是有自己的看法,像似一本書〝女農日誌〞的作者:阿寶,也是另一個實踐家,他的信念是要把土地還給大自然,所以到山上去栽種有機水果,雖然賣像不好,又不一定好吃,但是還是有需多人支持著他的想法。回到了主題上,台灣以前是把農業換成工業,但是現在更可怕是把農業換成房仲產業,而出現這樣的想法的原因是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在根本上的看法不同,生態學家認為土壤最為重要,因為沒有土壤就沒有植物,沒有植物就沒有消費者,沒有消費者就沒有捕食者,但是經濟學家的眼中,土地是最為廉價的東西,而在土地上能得到的作物或是經濟產物才是最有價值的。資本主義的興起,而到現在資本主義的運作出現了許多問題,以台灣為例,就是因為政府在資訊不公開化的狀態,又或者釋放出表面上的資訊,導致人民被剝削著自己的權益,而資本主義的基本循環,如下:
家戶:資源的提供者產品的消費者→資源市場:勞動、資本與自然資源→廠商:產品的生產者字元的雇用者→產品市場:財務與勞動→再回到家戶,是一個循環,而公部門也就是政府就這個圓圈的中間,提供著資訊的傳遞,但是看到現在的台灣,其實公部門根本上也不再圓圈的中心,而且公部門也必須給四個方向商業倫理道德觀念,

然而公部門應該是放在廠商那個區塊,因為自然資源被政府控制,人民沒辦法也沒有法律可以保障,所以政府自己搞一些國土規劃,也剝削人民所以政府感覺像似在做表面,舉最近發生的議題為例,清境農場土地超標使用,內政部長不敢公布合法民宿的資訊,怕影響當地房價行情,後來被爆料只有4家合法民宿,剩下100多家都是非法營運的,接著內政部長又說不合法的全拆除,但是又有議員跳出來說,政府答應要讓地方經濟復甦,這樣子不就斷了經濟來源,要地方經濟怎麼復甦,乾脆就地合法化吧,看了這些資料,可想而知現在台灣的國土規劃總是頻頻出錯,而我們能做些什麼?在今天鄧老師的演講當中,有一句話能告訴我們年輕一輩的人怎麼做,或者是怎麼選擇〝資本主義再剝削勞工,出現勞工運動;當資本主義剝削環境,就出現環境運動〞,而上述的總總都與經濟脫離不了關係,而我們必須將生態經濟學好好運用,才能讓大眾了解,這些維護背後隱藏的經濟效應有多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此網誌